靜脈曲張拖延治療 小心潰爛出血感染

靜脈曲張拖延治療 小心潰爛出血感染

蘋果日報2016年01月11日

靜脈曲張拖延治療,當心感染造成皮膚出血潰爛。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許宏隆表示,一名65歲老翁長期有靜脈曲張,因血液循環差,腳踝內側一處3公分表淺傷口,半年始終無法痊癒,自行擦許多藥都沒用,後來因細菌感染,險釀蜂窩性組織炎。提醒若發現下肢皮膚的血管有異常鼓起、增生等,宜就醫檢查。 許宏隆醫師表示,門診中這名老先生小腿下半部有色素沉澱現象,主要是因靜脈壓力變大,色素沉澱在皮膚組織下,且腳踝處因血液循環不良出現小傷口;但患者針對腳的傷口未積極處理,只自行隨便擦了藥膏,以及疼痛時吃止痛藥。導致傷口半年都未痊癒,有一天患者搔抓傷口,結果感覺劇痛,就醫檢查研判靜脈曲張合併引發傷口感染問題,經手術處理,加上術後穿彈性襪,才終於改善。 藥物手術治療 促下肢循環。

許宏隆醫師解釋,靜脈曲張主要是由於靜脈功能彈性變差,下肢瓣膜關不緊,造成血液倒流所形成的下肢血管突出、增生現象。症狀輕微可見腳出現像蜘蛛網般突起,若症狀嚴重則可能凸出如一條條蚯蚓,甚至造成皮膚潰爛、出血、感染等。 臨床治療方式,藥物可採取注射硬化劑,適合增生的血管在2~3mm以內,避免靜脈發炎,改善血液逆流。而手術治療部分,過去傳統方式是在腹股溝處進行切口,以血管結紮方式治療,傷口較大。現則有雷射射頻方式燒灼方式,以探頭從腹股溝進入,伸入靜脈血管內治療,改善血液積聚現象,傷口較小,但需自費。 如有靜脈曲張,建議平常有空就可抬腳、約30度,讓雙腳高於心臟即可;另外可踩空中腳踏車,一次約進行10分鐘,一天可做2~3次,可提升下肢血液循環,增加血液回流,幫助肌肉收縮,降低發炎及避免血管形成栓塞。飲食部分則應避免重口味、辛辣刺激物,以免血液流動太黏稠。